咨询电话:400-8778-027

那些关门的培训机构都是怎么死掉的?_培训机构管理软件_培训汇


 

与市场上众多行业一样,培训行业的生态发展,也一直呈现出较大的悬殊。培训圈经常有这两种校长,一种是刚办学1年就能有1000 学生,另一种是办机构几年也不过100个学生,这是两种极端,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的原因,你们觉得是什么?

 

原因就在学校校长,一个校长的能力和认知什么样,就决定了学校发展的瓶颈在哪。

 

校长的能力和认知在什么阶段?通过几个小问题就能检测出来。

 

1、每个班的利润率是多少?是否符合正常水平?

 

2、每次引流课你们都设置几种班型?为什么?

 

3、选择自有品牌或者加盟品牌时最关注哪几个点?

 

最近两年以来,整个教育行业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,如何应对这个挑战,对校长来说迫在眉睫。校长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情况,会导致机构关门。

 

那么培训汇今天给各位校长总结一下,哪些没能通过挑战,最终关门的培训机构,都是怎么垮掉的。

 

死亡原因一:不规范,因政策原因折戟沉舟

 

这里不再赘述2018年教培行业的动荡了,数以十万计的培训机构倒闭,而且没有回转的余地。

 

而这次大动荡的背后,就是长久以来行业的不规范导致的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教培机构变成外人眼中圈钱的利器,可以说,甚至少了教育行业应有的育人本质。

 

死亡原因二:不调研,凭感觉快速进入教育行业

 

这部分校长对教育行业的认知不够,选择创业时没考虑可能的风险和困难。对于创业来说,很多时候选择是大于努力的,对当地情况进行调研,选择更适合的班型、收费标准、招生方式等,机构才能更好的发展。

 

而在没有任何考虑的情况下盲目入局,只能葬身于这片蓝海里。

 

死亡原因三:没有行业经验和人脉,盲目加盟

 

这部分校长,拥有做教育的情怀,银行卡也有些许近年来的积蓄,但是却没有教育行业相关的人脉和经验积累。

 

他们把突破口放在加盟上,却缺乏正确的加盟认知和选择能力,最终的结果就是几十万的加盟费打水漂。

 

有一句话很对,没有情怀的人做不了教育,只有情怀的人做不好教育。现在空有情怀想做成教育这件事,太难了!

 

死亡原因四:将精力全部投入教学质量,忽视市场推广

 

对于教育来说, 注重教学品牌和口碑是永远没错的,但是如果因此而忽略掉市场营销,却是得不偿失。

 

给大家举个例子,你现在觉得想喝可乐,去到超市会下意识的拿的是什么?不出意外肯定是可口可乐吧!

 

为什么?因为可口可乐的名字已经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。这就是品牌的作用,极大程度上降低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决策成本。

 

就像很多校长觉得发传单地推已经没有效果了,因此彻底放弃,却忽略了地推长久的品牌效应。

 

家长可能只看了一眼你的宣传单就扔掉了,但就那一眼他对你机构的印象就加深了一点,等有需求的时候,你的机构就会出现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,就有进一步成交的可能。

 

最可悲的应该就是,你的教学质量好评100%,但是家长听到的时候一脸懵的说:“这是新开的机构吗?我没听过啊,不靠谱吧!”

 

死亡原因五:创始团队膨胀、贪念,利益分配、权力分配出现分歧

 

取材于新东方的《中国合伙人》的电影里,三个合伙人看上去已经事业有成,幸福美满。但在婚礼上,王阳却给了大家这么三个忠告:千万别跟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;千万别跟丈母娘打麻将;千万别跟好朋友合伙开公司。

 

这段话就是在三个人因为机构发展分歧闹得不欢而散后,王阳的真实心理写照。

 

当然现实中可能不是所有的合伙都出问题,但不能否认的是绝大多数人面对利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歧。

 

所以,在某种程度上,大家近年来推崇的股权激励机制并不一定是好事。

 

除此之外,可能还有其他几种类型,比如:

 

1、 既想规模扩张,又想价值延伸,没思考清楚产品和机构定位

 

2、 忽视体系搭建及员工培养上

 

3、互联网时代,80、90后家长当道的时代,忽视教学质量

 

4、盲目扩张,导致资金链断裂

 

5、 市场营销和教学服务无法两手抓,缺乏动态化发展战略思路

 

巴菲特说过:“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,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”。而这十大死亡清单,就是校长们需要规避的坑。

 

随着近年来二胎政策开放,教育机构发展进程虽然慢,但能够存活下来的,还是有很大的前景的。所以,努力活下来是第一要务,只要努力让机构活下去,就有各种可能性。

 

培训汇是专为培训机构提升招生业绩,改进管理效率的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,经过十几年的行业积累和行业创新,为很多教育培训机构解决了外部营销和内部管理上的问题,如果您的培训机构存在管理和营销的问题,联系培训汇,我们会为您提供一对一的顾问服务。